某安装公司中标一机床厂的钢结构厂房制作安装及机电安装工程,在编制质量预控措施时,安装公司重点抓住工序质量控制,除设置质量控制点外,还认真地进行工序分析,即严格按照第一步书面分析、第二步试验核实、第三步制定标注的三个步骤,并分别采用各自的分析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施工质量。
安装公司在钢结构厂房安装时,由于塔建脚手架的地基下沉,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经相关部门调查确认,安装公司主要负责人未能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本次事故发生,并按国家现行的安全事故等级划分规定,对安装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处罚。
在设备螺纹连接件装配时,施工班组遇到有预紧力规定要求的紧固螺纹连接,经技术交底和反复实践,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紧固方法的操作技能,圆满完成了所有螺纹连接的紧固工作。
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安装公司采用了“施工成本偏差控制”法。实施过程中,计划成本是9285万元,预算成本是9290万元,实际成本是9230万元,施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问题:
1.工序分析的三个步骤中,分别采用的是哪些分析方法?
2.本工程安全事故属于哪个等级?对安装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应进行怎样的处罚?
3.有预紧力规定要求的螺纹连接常用的紧固方法有哪几种?
4.列式计算工程施工成本的实际偏差。并简述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第一步:因果分析图法;第二步:优选法;第三步:系统图法(或矩阵图法)。
2.本工程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对安装公司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处罚,对主要负责人处以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3.有预紧力规定要求的螺纹连接,常用的紧固方法有:定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
4.施工成本偏差有两种:一是实际偏差,即项目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二是计划差,即项目的计划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偏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偏差=9285-9230=55万元。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还有:以施工图控制成本(或人、材、机费用静态控制),安装工程费动态控制,工期成本动态控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
- A.机动车辆商业保险
- B.建筑工程一切险
- C.建筑职工工伤保险
- D.安装工程一切险
- E.建筑意外伤害险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投保人进行保险索赔必须提供必要有效的证明
- B.投保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 C.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全部损失,应当按照全损进行保险索赔
- D.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部分损坏,但已无法修理,只能按照部分损坏进行索赔
- E.如果工程项目同时由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则应当平均分配索赔比例
- 查看答案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
- A.监理工程师
- B.路人
- C.钢筋工
- D.待入住人
- E.登高架设工
- 查看答案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
- A.保险单
- B.出险报告
- C.损失清单
- D.施救措施
- E.出险原因
- 查看答案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
- A.投保人
- B.保证人
- C.保险人
- D.被保险人
- E.受益人
- 查看答案